首页 新闻信息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网上便民办事 网络问政平台 专家理论智库 走近杜尔伯特 投资杜尔伯特
 
专家讲座
理论前沿
决策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前沿
农业部门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焕发巨大活力
2017-11-03 10:14:22 来源: 杜尔伯特政府网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15年、2016年、2017年连续三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提出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今年,农业部大力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重点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抓手,开展督促检查和指导服务,扎实推动各项政策落实。同时,各级农业部门把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创业创新、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

  1合力共推

  积极贯彻落实政策

  1. 推进政策配套。

  积极出台配套措施和实施意见,进一步延伸和拓展《意见》各项政策,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农业部制定了分工方案、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工作方案和农村产业融合先导区创建方案,牵头拟定《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制定《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会同发展改革委等14部门印发《关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指导意见》。

  2. 加大支持力度。

  整合现有涉农政策和资金项目向农村产业融合倾斜。2016年,农业部会同财政部安排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支持12个省开展农村产业融合示范项目试点;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安排专项建设资金,支持138个县开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百县千乡万村”试点示范工程;协调中国农业银行贷款支持融合发展,向中国农业银行推荐851个融合项目;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建设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据了解,江苏省将现有财政支农资金和预算内投资优先用于产业融合项目;湖南省扩大农产品加工企业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行业范围;贵州省协调争取将茶叶、生猪、蔬菜、食用菌等农产品目标价格列入保险试点范围和规模;吉林省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建设用地指标调剂给产业融合项目。

  3. 加强品牌推介。

  引导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充分挖掘农产品、加工品和休闲旅游产品的文脉、工艺、文物、故事、精神等价值,推进品牌创建。2016年,农业部实施农产品加工业质量品牌提升行动,遴选出14家质量品牌领先企业和100个区域公共品牌。推介150个美丽休闲乡村和768条精品景点线路,发布2032个景点,创建74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吸引4亿游客到乡村休闲消费。

  4. 培育融合主体。

  通过先建后补、贷款贴息、设立产业引导基金、折股量化到农户等方式,重点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加工流通、休闲旅游和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2016年农业部认定716个农产品加工流通合作社,推介20家农村产业融合领军企业;培训12.2万名年龄在18—45周岁之间的返乡下乡人员和农村产业融合主体;遴选1000名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并从中优中选优100名广泛宣传推介;依托现有园区创建924家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吸引600万农民就业创业。

  5. 推进信息技术渗透融合。

  农业部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加强制度体系建设,积极探索政企合作机制;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完善政策环境,加强示范推广,推动产销衔接;推进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促进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特别是国家级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开展田头市场的试点示范。据了解,为深化与电商企业合作,农业部与阿里、京东、苏宁、网库、邮乐网等5家大型电商企业签署了具体合作协议,开展“农商互联”工作。

  2多措并举

  产业融合焕发活力

  随着《意见》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焕发出巨大活力,呈现出“五多”格局。

  ——多模式推进。

  各地因地制宜、因产制宜,积极探索产城融合、农业内部融合、产业延伸融合、功能拓展融合、新技术渗透融合、复合型融合等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模式。有的把原料区、加工区、体验区、展示区、物流区、销售区有机衔接,并将产业园区向产业社区和城镇社区升级;有的推进“稻田养鱼(虾、蟹)”“林下养鸡”“粪—沼—电—肥—粮(菜、果)”模式;更多的地方让农业与加工流通、休闲旅游、电子商务等多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有的地方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当中,发展智慧农场、农村电商、定制服务、农业众筹等新业态。

  ——多主体参与。

  积极打造龙头企业引领、新型经营主体为主、广大传统农民参与的融合发展“雁阵”格局。据调研分析,目前12.9万家各类龙头企业、27万家休闲农业企业、3.1万家农村电商和90多万家农民合作社,都初步向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方向发展,为推进产业融合提供载体支撑。同时积极培育新的融合主体,制定政策引导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目前已经累计达到700多万人(农民工480万人,大学生35万人,退役士兵50万人,农业科技人员120万人,留学归国人员和城镇人员15万人),其中54%都是采用网络技术获得信息和开展营销,80%创办的都是农村产业融合项目。

  ——多机制联结。

  各地通过项目引导和典型带动等形式,引导各类融合主体与农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关系,推动价值链分配的重心向上游农户倾斜,将产业链各主体打造成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命运与共的共同体。据初步测算,产业融合使农户农业经营收入增加了67%。在订单带动方面,各类融合主体中采取订单方式带动农户的占45%;在利润返还方面,企业年平均向每户农民返还或分配的利润达300多元;在股份合作方面,企业的资金、设备、技术与农户的土地经营权、劳动力等要素通过股份的方式结合在一起,让农民分享融合发展增值收益;在服务联结方面,企业为农户提供种养技术、贷款担保等服务,带领农户进入新领域、扩大农户参与产业融合的机会,提升农户自我发展能力。

  ——多要素发力。

  各地通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把资源要素、人气人脉、利润税收留在农村,带动资源、要素、技术、市场需求等在农村整合集成和优化重组。将农业发展由单纯依靠土地、劳力和投入等传统要素转变到依靠资金、技术、人才、信息、设施、装备、生态、企业、企业家等多种新型要素协同发力上来,在此基础上,通过园区聚集实现政策集成、要素集中、产业集群、经营集约,更好地促进农村产业深度融合。

  ——多业态打造。

  各地以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引领,促进农业接二连三或隔二连三,实现产业链相加;通过质量品牌提升一次增值、加工包装二次增值和物流销售三次增值,实现价值链提升;通过休闲旅游、产销直供、消费体验和个人定制等,实现供应链相通,形成前后相连、上下衔接的庞大产业集群;通过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和电商平台,发展“农场云”“体验式农业”“节会农业”“掌上牧云”等新模式,使生产、经营、商品、交易、贷款、支付、理财等有机连接,实现精准生产、透明生产,降低了中间环节费用,做到了全程网上监管。

  3件件务实

  重点工作逐步推进

  目前,在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问题,一方面,配套政策制定较为滞后,部分地区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概念不清晰、宣传不到位、措施不得力,相应的政策支持、资本投入及融资渠道不够畅通,符合农村产业融合的政策体系和工作体系尚未建成。另一方面,农业各环节互联互通性仍然比较差,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主食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统筹推进不够,满足不了消费升级的需求。针对这些问题,农业部采取切实措施,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成为促进农民持续快速增收的重要支撑。

  1. 推进政策措施落实。

  认真贯彻落实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梳理有关部门及地方政策措施,指导推动各地抓好落实并创设新的政策。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宣传册、明白纸等多种媒体和形式,积极宣传解读相关政策。加强督促检查,继续组织抽查督导,使政策措施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 加大项目支持力度。

  扩大农村产业融合示范项目资金规模和实施范围,今年起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增至30亿元,实现所有省份全覆盖。以让农民能够分享融合效益的新型经营主体为对象,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农业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为着力点,支持发展多种类型农村产业融合方式,形成农民持续增收的新模式。

  3. 积极培育融合主体。

  依托现有渠道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00万人,提升其产业融合发展能力。搭建融合在线教育培训、移动互联服务于一体的服务平台,开展在线教育培训试点。增加政府购买创业培训公益性服务的资金规模,加快建设指导服务体系,鼓励地方政府、院校和企业多方合作,搭建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培训、实训、孵化基地和平台。抓紧研究提出支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政策体系意见。

  4. 切实加强技术支撑。

  推进智慧农业建设,推进农业物联网试验示范和农业装备智能化,探索农业物联网软硬件购置补贴办法。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整省推进”建设益农信息社,采用以奖代补政策,支持“公助民建、公管民营”方式建设运营。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帮助农产品走出乡村。开展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提升农民运用手机上网发展生产、便利生活和增收致富的能力。

  5. 继续加强示范引导。

  创新体制机制,集约资源要素,结合“三区”、“三园”建设,创建一批“原料基地+加工园区+服务网络”的融合发展先导区、示范园和样板间,促进农区、园区和城区互动发展,示范带动更多的特色专业村镇向产业融合方向发展。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工程,鼓励各类乡村建设资金投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设施建设,启动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带动农业文化遗产地农民增收。总结推广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来源:农产品加工信息网

 
主管单位:中共杜尔伯特县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杜尔伯特县新闻信息中心 备案号:黑ICP备05000936号-1
  站长热线:0459-3429408 新闻热线:0459-3429403  邮箱:dmxcb123@163.com
  技术支持:大庆市掌上云端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建设电话:17804593888